“如果北京1000萬元一套的房子賣100萬元,再送80萬元家電和20萬元禮品卡,這可行嗎?”在與潘石屹的一場對談中,劉強東拋出這個問題。答案當然是否定的,他只是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,在人人都在大談“互聯網就是要免費”的今天,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尤為重要。不久前開始的洗車O2O倒閉潮,就是一個失敗的例證,有些行業被互聯網化后,反而成本提升,效率下降。網友“橋身”提醒:“創業者們,千萬別被洶涌的互聯網浪潮沖昏頭腦!”阿里“雙十一”剛創下912億元成交紀錄,網店導致失業的話題就又被提起。有部門在分析明年經濟形勢中提到:盡管網上商品零售、快遞等新興業態創造了部分新的就業崗位,但必須注意到網店對實體店帶來巨大的沖擊和顯著的替代效應。他們認為,傳統行業因電商減少的就業,多于電商本身新增的就業,電商給傳統零售業就業帶來的替代效應,多于協同效應。網友“司米德”感慨:“借用一句名言就是,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,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?!?/div>